首页

免费高跟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12:42:03 作者:“米荒”还在持续 米价咋就难倒了这个“吃米大国”? 浏览量:18995

  今年以来,日本国内大米价格不断上涨,连创新高。5月23日,日本总务省公布4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,其中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8.4%,创下自197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。日媒评论称,在2025年,日本大米堪比“吃不起的黄金”。

  长期以来,日本政府一直声称日本大米能够自给自足,那么眼下这场 “米荒危机”为何会发生?“米荒”的真相究竟是什么?

减产政策

不合理的农业体制

  尽管日本政府解释说,此番米价高企,一是由于去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导致水稻广泛歉收;二是疫情后旅游业复苏,推动日本餐饮业对大米需求的激增。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、前财务省官员高桥洋一指出,这仅仅是表面原因,2025年的“米荒”是数十年来日本推行不合理农业体制的结果。

  自民党推行“减产政策”

  在日本,农民是长期执政党——自民党的传统票仓。以保护农民利益之名,自民党一直严格限制大米进口量。在1995年加入WTO前,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778%的关税;此后逐渐降至目前的227%。

  对外限制进口,对内则实行“减产政策”。

  日本经济学家 前财务省官员 高桥洋一:为什么会出现“米荒”呢?其实很简单,就是“减产政策”搞的鬼,一直在减少供给。一旦需求增加,价格就涨上去了。也就是说,减产政策的本质就是默许价格上涨。

  “减产政策”开始于1971年,由时任自民党首相佐藤荣作批准,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,农协负责执行。通过发放补贴限制水稻种植面积,鼓励农民转种其他作物或直接休耕,此后该政策持续近50年。

  “减产政策”名义上是要预防水稻生产过剩,防止米价暴跌,但现实结果却是人为控制市场供应,成为利益团体结盟牟利的手段。

  “政—官—农”权力三角

  据《读卖新闻》报道,如今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,即“日本农协”左右着日本国会约30%的席位,在历次重大选举活动中,农协都会动员旗下农民向自民党贡献大量选票,而农协长期与自民党内“农林族”议员合作,影响相关立法及农林水产省的政策走向,形成一个“政—官—农”权力三角。

  与此同时,日本的水田面积和大米产量却在不断下降,抗风险能力也逐年变差。

  “适当生产量”指导指标

  尽管在名义上,“减产政策”已于2018年被废除,但农林水产省每年还在发放“适当生产量”指导指标,继续通过补贴诱导农民转作或休耕。

  东京放送新闻报道称,与实施“减产政策”的2014年文件相比,农林水产部今年发给稻农的文件标题虽是“食用米的种植指导方针”,没有采用“指定目标数量”这样的政令式修辞,但指导思想却一如既往。

  日本稻农 菅原彻:现在还是会收到这种通知,虽然口头上说“想种就种,想卖就卖”,但实际上还是得填写是否进行了转变种植作物的表格。所以大家都觉得,这不跟“减产政策”实施时一样吗?

  农业人口流失严重

  数十年来,日本政府明里暗里执行的“减产政策”,打击了稻农种稻的积极性,抑制了日本农业的竞争力,农地荒废、农业人口流失现象严重。

  日本稻农 菅原彻:就算政府说请再多种点米,我们也种不出来了。我觉得这正是过去农业政策榨干了农业本体的体现。我们一直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做事,结果却发现,原来政策错了。我是这么想的。

  据日本民间调查机构东京商工研究所公布的数据,2024年,日本稻农中选择停业或申请破产的数量达到了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。

  今年2月国会众议员讨论会上公布的数据则证实,日本农民平均年龄已超70岁,再过5到10年,农户数量将急剧减少,届时大米价格可能飙升至每5公斤1万至2万日元。而到2040年,农户数量预计将进一步骤减。

  明治大学农学部教授 作山巧:长期以来,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干预来平衡大米的供需关系,但是农林省在大米供需调控上失败了,这就是现在造成“米荒”问题的主要原因。

储备米去哪了?

政府放粮 农协囤粮

  今年3月以来,日本政府分四次累计投放了总计41万吨储备米。这也是日本自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以来,首次为确保大米流通量动用储备米。如果这些被释放的储备米全部进入日本市场,应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“米荒”问题。

  然而,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5月20日公布的数据,截至4月末,真正流入日本零售市场的应急储备米仅有7%。那么,日本政府投放的几十万吨大米到底去了哪里呢?

  “政府放粮、农协囤粮”

  3月18日,日本农协从受政府委托的仓库中接收了此番中标的储备大米。据日本全国新闻网报道,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了其中95%的储备米,仅3月和4月两次投放,农协就囤积了约20万吨大米。

  于是,在2025年的日本,魔幻般地出现了“政府放粮、农协囤粮”的局面。

  日本经济学家 前财务省官员 高桥洋一:释放储备米,结果95%都被日本农协买走了。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,这就是经济学上的“买方垄断”。95%的份额都集中在日本农协手上,他们当然能随意定价。这完全是一场闹剧。释放多少(储备米)都没用,因为被日本农协垄断了。

  日本农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协会,而是集经济、政治、社会职能于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。据日本《读卖新闻》报道,农协的组织网络覆盖全国90%以上的农户,掌控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、农产品销售、金融保险等全产业链环节,仅农协旗下的农林中央金库就管理着超过100万亿日元的资产,相当于日本年GDP的9%。

  据东京放送新闻报道,几十年来,农协通过“低买高卖”,垄断了日本约90%的大米交易量。农民将收上来的米交给农协,再经过批发商、零售商层层加价,最终卖到消费者手中。

  农协会长:“米价不贵”

  而目前储备米迟迟未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真正原因,可能仍是一个“钱”字。

  美联社驻日本记者 伊莱恩·柯尔滕巴赫:现在的怀疑是,批发商或有人在蓄意囤积大米,目的是哄抬价格,从中获取更高利润。

  但日本稻米批发协会理事长山崎元峪称,问题并非出在批发商这儿。

  日本稻米批发协会理事长 山崎元峪:政府说市场上有米,但我们其实进不到货。我们的主要进货渠道依靠农协,但他们说准备不了。我们本应进七成的量,实际只能进三成。政府说,米在中间某个阶段被卡住,但没说明是哪一环节。

  5月14日,日本农协会长山野对于当前米价的看法引发舆论哗然。

  记者:对于5公斤大米4000日元(约合201元人民币)左右的价格水平,山野会长您怎么看?

  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会长 山野彻: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是,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。我认为现在的大米价格不贵。

  日本民众:我觉得大家现在是别无选择。老百姓只能以每5公斤4800日元(约合241元人民币),或5000日元(约合251元人民币)的高价购买大米,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合理。

  日本“米荒”的原因并非天灾,而是人祸。它揭示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弊端,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。

  日本著名农业政策专家、经济学者山下一仁指出,日本的“米荒”是对日本农业政策和民生主权的一份警告。如果自民党与农协间的利益交易不能被打破,权力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制度性腐败无法被根除,未来,日本还可能出现更多类似的“米荒”困境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热度攀升 拱北口岸日均出入境超30万

“我以前是练武术的,但一练武就会有点儿晕,练滑雪就很刺激、很开心。”年龄小、个子也小,郭婉诗刚进队时剪着短发,队友把她当成了小男孩儿,于是她悄悄留起一头长发,还学会给自己剪头发。滑雪场上,这个习惯闷声儿改变的姑娘也是一副踏实的模样,她说自己的小目标是把正脚外转360练好,而问及“大目标”,她未言及争金夺银,只是笑称:“那就争取打开转体540。”

商务部回应对美国PVH集团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调查

湖南某乡镇纪委一位工作人员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表示,事实上,有的村干部并不会将“三资”全部交由乡镇代管,会自行扣留部分钱款随意列支。

西藏拉萨举行2024年中国健身锅庄舞大赛

“这些年传统节日的热度提升了,但相关的人文自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”田兆元认为,像清明节,现在不少人的关注点是放假、旅游、消费,淡化了背后的文化传承意义。虽然黄帝陵祭拜、各地烈士陵园的祭扫以及各家各户的扫墓活动都在延续,但社区、学校、企业等还需要加强相关纪念性活动的组织,比如一些大学的创始人、贡献卓著的科学家、社区道德模范、见义勇为者、有开拓意义的企业家和劳动模范故去了,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、纪念,身边有了可祭祀的对象,追思先贤、崇尚贡献的社会风尚才能形成,同时对地方文化传承、校园文化传承也有着重要意义。

国防部: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共识 推动两军关系稳定发展

科学促进孩子早期大脑和语言发展是托育的重要课题。北京语言大学“语言与类脑实验室”负责人官群教授告诉记者,儿童感觉、语言和认知从出生前到12月龄期间爆发性地快速发展,孩子在18至24个月之间是词汇的爆炸期,3岁是语言发展敏感期。

生僻字

3月的北京,正是春意盎然。这次会见,习近平主席还与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《武夷之春》的画作前合影留念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